秋季专列丨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
来源: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1-09-03
8月31日,《绍兴日报》专版刊发了《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的文章,报道了即将发车的2021年绍兴招才引智“秋季专列”关于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精准化引才、聚焦产业招引高精尖人才、搭建开放人才生态圈等创新做法。全文如下: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
2018年3月24日,“活力绍兴·智引全球”2018年招才引智“春季专列”首站活动在北京举行,向全球发出人才“英雄帖”,吹响了人才集结号。此后3年多来,绍兴招才引智专列年年发车、从不缺席,已连续开行7趟。全国高校关系网越织越广,引才成效越来越显著,“专列引才”成为绍兴人才工作最具影响力的品牌。
今年,绍兴锚定“人才总量指数级增长、人才竞争力指数级增强”目标,第8趟专列——2021年绍兴招才引智“秋季专列”正式启动。近年来,绍兴正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城市发展对人才有极度渴求,让绍兴的引才者们夙兴夜寐、接续奋斗,书写城市与人才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的新篇章。
定制导航图 服务全方位
大数据时代,字节之中,蕴藏着变革的能量。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类生产要素”,数据已成为绍兴宝贵的战略资源。
如何激发“第五要素”在人才工作中的活力?“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趋紧是当前各项工作的大背景,预计下半年规模性线下招聘活动仍然受限。所以这次‘秋季专列’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把量大面广的校园招聘搬到线上云端,突破空间的限制阻碍,让更多人才可以实时了解绍兴的人才政策和人才生态,让更多人喜爱绍兴、选择绍兴。”绍兴市人力社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罗继红说。
作为“名士之乡”的绍兴,多年来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沉淀了海量的人才数据资源。在今年上半年的“春季专列”中,借助绍兴市人才项目管理系统1.0版本,实现驻点对接各类人才、项目意向成果数字化、可视化,取得较好成效。
但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下,市人力社保局意识到,海量数据中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如果人才招引还沿用“旧地图”,就找不到“新大陆”。只有最大程度地开发数据资产,促进数据共享关联应用,才能激发数据生产要素对人才工作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赢得引才先机。
在社会“大场景”中找准人才、企业需求“小切口”中服务人才,今年4月以来,该市建设了“人才管家”系统,叠加企业、产业、行业等信息,开发出一系列真正有用、有效能且实际落地的应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在人才招引上占据优势,政府必须对自身人才家底和全国产业发展态势、人才集聚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马彩君表示,数字引才,创新的不仅仅是载体平台,更是背后引才选才的模式方法。
依托“人才管家”平台中的三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引才地图、新增就业大学生驾驶舱、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等数字化改革成果,招才引智有了精准“导航”,“秋季专列”线路只需“按图索骥”,通过人才需求特点“靶向”引才,通过产城融合定位“指向”引才,通过人才来源分析“定向”引才,通过产业发展态势“趋向”引才,引才重点城市、重点院校、重点专业一目了然,将有效提高引才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数据智能服务还将贯穿专列开行全过程。如系统打通了部、省、市、县四级招聘网站数据接口,实现招聘岗位同步发送、智能匹配;针对外地人才,依托支付宝推出“绍兴人才码”青年码,增设城市合伙人板块,通过“人才码”宣传城市、产业、政策。尤为便利的是,系统根据学生青年码获取的相关信息,会自动实时比对全国学籍库,精准匹配重点优质岗位、校园专场、见习实习等不同类别的线上专场招聘,并持续加强后续的跟踪、服务和评估。
“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人才服务,我们不断探索数字化改革的迭代升级,根本上是想帮助企业和人才精准对接,助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也是我们的初心。”罗继红说。
瞄准高精尖 招引“绩优股”
人文资源丰富、自然禀赋不足的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发挥。
“引才专列”开行3年多来,绍兴的引才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还不够深?为什么科研成果转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还不够紧?为什么科技发展的社会感知度还不够高?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白热化的人才竞争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绍兴“引才专列”方向投向高校毕业生的同时,也瞄准了高层次人才。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是绍兴当前正在重磅打造的先导性、引擎性、标志性的三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去年三大平台产值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据预测,到2025年三大产业人才需求将达到24.8万人。
打开“人才管家”系统中的三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高层次人才来源地“热点图”,图上的每个引才点都与绍兴重点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就业促进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潘晓东说,在“秋季专列”谋划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经济主战场的工作导向,推动人才招引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重点考虑三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黄酒两大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对人才的需求。在线下驻点引才时,全国七大片区都要组织开展至少2场硕博人才对接重点产业招聘会、2场专家教授科技项目对接会和2场博士人才专场对接会。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绍兴以优势产业‘虹吸’高端人才,不断增强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才能达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潘晓东说,正是基于地方传统优势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引才策略,使得绍兴和周边城市实现“错位竞争”。
高技能人才也是绍兴最为珍视的人才类型之一。针对前期集成电路企业提出的人才和用工短缺等问题,“秋季专列”特意安排了天津、甘肃—四川、河南—陕西等5条“金蓝领”专线。“给足荣誉、给足待遇,配得上贡献,高技能人才来了就不会走,还能创造数倍的价值。”不少通过“引才专列”已觅得良才的企业有感而发。
为引入“绩优股”,精准实现“产才融合”,眼下,一场大规模企业人才需求摸排活动正在全市铺开。市县两级人力社保部门依托“人才管家”平台、实地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项目需求摸排,重点了解科创企业、创新创业平台、行业协会的科技项目储备、产学研合作等科技创新情况。截至8月30日,共精准摸排出企业各类人才需求2.06万个、科技项目需求80个。
努力破解部门“协同”之难,找到人才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人才工作部门与相关部门凝聚起最大合力。市委人才办、统战、科技、人社、科协、招商等部门整体联动又各司其职,古越大地上,一个“个个动手、人人参与”,把人才事业当作共同事业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凝聚青创力 深挖“潜力股”
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统计数据显示,绍兴“引才专列”开行的3年间,新增就业大学生超过28万人,尤其是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仍实现了逆势增长,新增大学生就业达到12.23万人,同比增加19.32%,创历史新高,跻身全省吸纳大学生城市第一方阵。
从长三角版图上看,地处中心地带的绍兴,被上海、杭州、宁波等经济强市环绕。在人才要素流动中,绍兴享受大城市人才“溢出效应”的同时,也面临“人往高处走”的“虹吸效应”。
事实上,在长三角都市群中,有此尴尬境地的城市并不只有绍兴。人才流失率高、结构失衡、发展空间不足等成为制约中心城市集聚人才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在一片热闹的招贤纳士“吆喝声”中,绍兴有自己的冷静思考——搭建更加开放的人才生态圈,吸引青年人才落户。
那绍兴到底靠什么吸引青年人才?
一靠诚意。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人力中心副主任祝烨做过统计,2019年时,绍兴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赴全国296所高校集中举办各类推介和招聘会346场,达成就业意向超10万人次。她生动地比喻:“去时一小车、来时一列车。”今年的“秋季专列”,也将与不少于400家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开展人才智力项目对接,举办不少于60场各类招聘活动。“真正的人才很少会拿着简历去找你,你见过诸葛亮拿着简历找刘备了吗?所以我们要更主动。”祝烨笑着说。除此以外,绍兴还以积极的政策活力、服务魅力、便利实力,一如既往地做好人才保障。
二靠创意。此次“秋季专列”充满了浓浓的“绍兴”味。根据当前“杭绍同城”“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等城市新定位,结合杭绍地铁贯通、鲁迅诞辰140周年、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重要事件,市人力社保局在“名士之乡”绍兴城市人文底蕴品牌基础上,提炼了“绍杭同城快发展、鲁迅故里慢生活”等更为年轻化的城市标签,提升城市吸引力、亲和力,吸引青年人才成为绍兴城市合伙人。
三靠新意。“秋季专列”牢牢把握当代年轻人的心态,满足其“胃口”。市人力社保局人才综合处处长吕旦霖介绍,“今年‘秋季专列’,我们在传统校园宣讲基础上,将借助校园网、学生微信群等渠道,充分利用抖音等更多年轻化的新媒体,构建起精准推介绍兴的立体宣传体系,营造人人参与引才宣传,个个都是‘引才大使’的氛围。同时,各区、县(市)也将通过展示当地城市生活、自然风光、文化底蕴、产业体系、人才生态等内容的城市引才短视频,让绍兴成为广大青年人才的诗和远方”。
在已与绍兴缔结良好关系的引才重点城市和高校负责人看来,对青年人才的渴求反映出绍兴树立的“大人才观”——厚植发展潜力,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构建起完整的人才支持“谱系”。
“引才工作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不能留空隙,不能有间断。”秉承这一理念,绍兴在人才招引上勤勤恳恳、苦心经营,数年耕耘终将换来丰收的硕果。
(作者: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柳雨杰)
CopyRight © 2020 陕西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技术支持:云研泽瑞